当医学学术交流对 “声音清晰度” 的要求,堪比实验室对 “数据精度” 的严苛标准 —— 哲闻科技泊尔(BARE)以一套全链路声学解决方案,为南京医科大学打造了能 “计算声音精度” 的会议空间,让每一次解剖学讲解、远程学术研讨、实验视频演示,都拥有无干扰、高还原的听觉体验。
一、方案核心:四大设备集群,构建 “会呼吸” 的声学系统
南京医科大学会议室声学方案,以 “精准传输、智能抗扰、高保真还原” 为核心,整合数字音频处理器、分布式会议主机、15 寸音响阵列 + 低音炮、无线麦克风四大核心设备,覆盖 “信号处理 - 中枢控制 - 声音输出 - 拾音传输” 全流程,适配医学会议 “长时间、高互动、强还原” 的场景需求。
二、核心亮点:从 “功能满足” 到 “场景适配”,直击医学会议痛点
(一)数字音频处理器:40bit 浮点运算,让 “心肺音” 都能精准还原
作为系统的 “声音大脑”,TNT-1616D 数字音频处理器以硬核参数,解决医学会议 “信号杂、回声重、还原差” 的核心痛点:
精准处理,适配医学场景:40bit 浮点 DSP 芯片(ADI 架构)+48kHz 采样率,能清晰还原心肺音模拟器的 “噗通” 声、解剖操作的 “唰啦” 声,甚至分子生物学实验视频中离心机的震动声,细节还原度堪比现场;
全维度抗扰,净化声场:内置 AFC 防啸叫、AEC 回声消除、ANS 降噪、AGC 自动增益四大模块,不仅能屏蔽空调运行噪音,连翻 PPT 的 “沙沙声” 都能智能过滤,让翻译耳机里的声音如 “实验室纯水般纯净”;
灵活扩展,适配未来需求:16 进 16 出 Dante 网络接口(RJ45 传输)+36×36 超大信号矩阵,可自由路由教授麦克风、远程会议音频信号,后续扩容无需重构系统,完美适配医学院 “多场次、多设备接入” 的需求;
多端控制,操作便捷:支持网页、手机、平板、触摸面板等多种控制方式,内置 USB 声卡,可直接连接电脑实现会议录播,无需额外外接设备。
(二)分布式数字会议主机:1600 台单元兼容,hold 住大型医学研讨会
体积仅 2U 机架大小,却具备 “小型系统的便捷性 + 大型系统的稳定性”,是全场设备的 “中枢指挥”:
超强抗扰,信号无死角:采用 5GHz 通信频段 + UHF 真分集接收技术,比传统 VHF 频段干扰减少 90%,即使在 500㎡会议室的角落,也能清晰接收声音信号,避免 “前排清晰、后排模糊” 的问题;
超大容量,适配学术规模:支持 1600 台无线 5G 会议单元 + 65025 台有线网络单元接入,同时允许 6 支无线 + 6 支有线话筒发言,轻松应对国际医学研讨会 “多国家、多嘉宾同时互动” 的场景;
安全加密,保障学术隐私:128 位 AES 加密 + 64 位 PIN 码双重防护,防止会议内容被窃听或恶意干扰,尤其适配医学院 “涉密研究讨论” 的需求;
智能功能,贴合会议流程:内置签到(IC 卡 / 按键签到)、投票表决(结果实时以柱状图 / 饼状图投影)、茶水申请、摄像跟踪(支持 PELCO-D/P 等多协议)功能,甚至能通过 AI 温度监测模块实时预警设备异常,让会议流程更高效。
(三)15 寸音响 + 低音炮:500㎡全覆盖,还原 “实验级” 声音质感
14只 15 寸全频音箱搭配 2 只双 18寸有源超低音炮,18只DANTE有源线阵,共同组成 “声学阵列”,突破 “大空间声音衰减” 的难题:
广覆盖 + 均匀声场:14只 15 寸全频音箱采用 15 英寸低频单元和 75 芯高音压缩驱动器,8Ω 阻抗,指向性 80°×90° ,频率响应为 40Hz - 20kHz,灵敏度 96dB,最大声压级 120dB/126dB(峰值) 。可实现 500㎡空间无死角覆盖,结合会议主机进行 “分频、均衡、延时” 调节,确保前排与后排听到的声音饱满度一致,让每个座位都成为 “VIP 听音区”。
高保真还原,适配医学演示:双 18寸有源超低音炮,具备高瞬态响应,采用 75mm 音圈的超低音扬声器,能快速且清晰地还原声音。频率响应 38Hz - 100Hz (±3dB)/30Hz - 120Hz (-10dB),最大声压级可达 127dB spl,133dB spl 峰值 ,可精准传递解剖操作中的细微声音,像实验视频里离心机的低频震动,也能如实还原,助力医学生 “听声识操作”,加深对学术内容的理解。
稳定耐用,适配高频使用:音箱与低音炮均采用高品质材料打造,可承受长期高负荷运行,比如 8 小时连续解剖示范课,也能维持稳定性能,契合医学院 “会议场次多、使用频率高” 的实际需求。
(四)无线麦克风:200 米传输 + 8 小时续航,解放学术讲解双手
4 套 手持麦克风 + 2 套头戴麦克风,彻底解决 “固定话筒限制移动” 的痛点:
自由移动,适配操作场景:头戴麦克风可让教授边操作解剖标本边讲解,即使背对音响,声音也能 “稳定粘在耳边”;手持麦克风 200 米空旷距离传输,满足互动环节教授在会场内自由走动的需求;
智能抗扰,避免串频:一键频率扫描功能可自动锁定无干扰频段,支持 10 套麦克风同时使用,避免多场次会议设备 “串频杂音”;
长效续航,无需频繁换电:采用 2 节 AA 型电池,续航长达 8 小时,能撑完一整天的教学研讨会,主机与麦克风双电量显示,剩余电量一目了然,避免 “中途断电” 尴尬。
现场实拍
为什么南京医科大学选择泊尔(BARE)?
不是 “堆砌设备”,而是 “为医学场景定制解决方案”—— 泊尔(BARE)的核心优势,在于将 “声学技术” 与 “医学学术需求” 深度绑定:
细节较真,匹配医学精度:从 48kHz 采样率还原心肺音,到 4 重降噪过滤环境杂音,每一项参数都对标医学实验的 “数据准确性”;
系统协同,而非单一设备:处理器、主机、音响、麦克风形成 “链路化协同”,避免 “设备兼容问题”,比如 Dante 网络让音频信号传输延迟<1ms,确保远程会议 “声画同步”;
长期适配,考虑未来需求:设备支持扩展(如后续接入语音转写服务器)、容量兼容(1600 台单元接入),让这套系统能伴随医学院的学术发展 “持续服役”。
如今,南京医科大学的会议室已成为高校声学方案的 “样板间”—— 当其他高校参观时追问 “如何让每个座位都成为 VIP 听音区”,答案藏在泊尔(BARE)对 “声音精度” 的计算里:用技术让声音像医学数据一样可控、可测、可还原,让学术交流的每一个细节,都能被清晰听见。